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宏博记忆第七弹 | 幸福中心的集体记忆:“幸福的宏博”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16

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至少在公司创立的8年时间内,宏博测控并没有组建单独的行政部门,大多时候甚至连专门的行政人员也没有。

然而,在公司副总兼联合创始人胡智鹏看来,这种情况并非宏博所独有,而在所有创业企业中普遍存在。

而宏博行政部门的组建和演变过程,恰恰也见证了宏博的崛起,以及员工眼中“幸福的宏博”,如何从零起步一步步成型,

并延续至今、完善于此……

一字之师:首位行政人员是这样诞生的

全景.jpg

杜姿(左二)、赵俊霞(左三)、胡智鹏(右一)正在接受采访

2013年入职的杜姿,算是宏博有史以来第一位专职的行政人员。

在此之前,直至宏博在沙门创业伊始,宏博既没有行政部门,更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用胡智鹏的话说,

在2009年搬到丰产路SOHO世纪城写字楼之前,总共才有10来个员工的宏博根本不像公司,更像是大家聚在一起干事的“草台班子”。

别说行政和后勤,连专职的财务都没有。

大多时候,需要胡总甚至卜总本人赤膊上阵;直到搬到丰产路之后,公司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为企业形象兼实际需要计,   

才决定慢慢补充行政人员。

杜姿的入职,正值宏博快速发展的时段,原本身兼数职的创业元老们,因为投标工作应接不暇、搞得个个身心俱疲,

终于下定决心招聘一名撰写标书的文职。

彼时杜姿刚刚大学毕业,第一次应聘难免有些紧张。

然而,面试时一个毫不起眼的无心之举,竟让她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原来,为了解释所招聘岗位的工作职责,招聘者随手拿出一本做好的标书作为参考;

细心的她一眼便看出封面的“投标文件”错写成“招标文件”,据实上报,结果“中标”。

杜姿坦言,当初她之所以选择入职宏博,一方面是因为卜总、胡总几位领导和蔼可亲、礼贤下士,同事之间相处起来感觉格外轻松、舒适;

此外,公司对员工实行五险一金加周末双休,“别说十几年前,就是现在的郑州,在那么多生产型企业中也不多见!”

岁月峥嵘: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宏博人

综合服务部晨会-2.png

幸福中心每日晨会

丰产路办公期间,宏博只占楼层的一半,大约有200平方,人也只有十来个。

对门原是一家广告装饰公司,刚开始发展势头很猛、一时风光无两,负责人甚至专门跑来协商想让宏博搬走,

腾出空间让他们租用,被拒。

谁料,短短几个月之后,对门这家公司便因经营不善而落幕,其办公区反倒被扩张中的宏博顺利拿下,一时竟传为“美谈”!

据杜姿回忆,刚入职的她,除了负责编纂标书和申报材料,其他原本属于其他部门和人员兼职的行政职能也落到刚成立的办公室肩上。

记得最清楚的一次,为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她在公司打印很厚的一本资料,结果因工作超负荷导致打印机“罢工”。

最后,还是卜总从他办公室颠儿颠儿拿来一台小电风扇,对着打印机吹了好长时间,才让这台打印机重新工作起来。

“宏博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不分领导还是员工,从来都是大家一起上!”

最让杜姿难忘的,还是当时公司已经为员工提供午餐,且是卜总本人在家里做好,然后带到公司给员工食用,

“说实话,卜总做的饭菜很好吃”。

最忙的时候往往也是成长最快的。

杜姿至今仍然负责公司的资质申请事宜,且至今已经让宏博获得大大小小数十项资质和荣誉。在她看来,每一项资质申请或荣誉获得的过程,

都是公司不断规范和积累实力的过程,“这一点,从和相关的政府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可以明显感觉得到!”

凤凰涅槃:宏博的目标是打造“幸福型企业”

综合服务部团建合影.JPG

2024年幸福中心团建合影

企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一点宏博也不例外。

2018年从丰产路搬到高新区,从员工30有余到扩充过百,办公面积从400平方到1200平方,但将宏博打造成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的讨论仍未尘埃落定。

这一方面,是公司的战略定位几经周折,再次回到当初的产品型企业上;另一方面,公司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部门和人员的快速膨胀,

也一度给领导层带来管理方法的困惑。

幸好,几经挫折,宏博最终锚定“打造幸福型企业”上。

2021年入职宏博的赵俊霞,担当起了行政部门主管的角色,甚至成为公司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有力助手,

“领导信任还懂得放权,这是激发我们工作激情的基础!”

尤其2024年公司搬到国基路之后,不仅全面接入阿米巴经营管理体系,原来的综合服务部后来也更名为“幸福中心”。

大到公司优化框架、规范流程、制订制度,小到人员招聘、团队培训和组织组织,有关“幸福型企业”的打造更是天天都在进行中。

如今,五险一金和周末双休,在别的公司可望而不可及的要求,在宏博算是基本操作;每年人均2000元的节日福利和团建费用,以及午餐补助和交通补助,

在宏博看来也不稀奇;超过三天以上的假期,宏博会提前多给半天假期,尤其是过年时11.5天的“超国标”待遇,别说郑州,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赵俊霞说,她研究生学的就是企业管理,宏博之前也曾服务过不少于3家企业,但只有宏博的企业管理理念最接近她的理想,

“别的公司最多算是对员工友好,但宏博在管理上已经达到了道德层面!”